第137章
书迷正在阅读:这太子妃不当也罢、和弟弟的飞机杯共感后(强制NPH)、知知乖,两个主人都要哄 (强制)、让我当反派?我把男主族谱当鱼塘、女王游戏(女强NP,无限流)、暴雪预警(年下/微囚禁)、晓棠春、~晓棠春~简体、睡神经病/逃生OUTLAST同人【高H/NP】
吟了几秒,微微点了点头,“……有道理。” 这次是井石屏发问,他对戏曲也不熟悉:“讲的什么?” 元观君很流畅地开口,显然对这个本子很熟悉,信手拈来,但讲述的角度与李灯水说得很不一样:“《琵琶记》是元代戏曲作家高明根据民间戏文《赵贞女蔡二郎》改编的南戏,这个民间戏文原本讲述的是书生蔡伯喈科举登第之后投身荣华抛弃妻子父母,家乡饥荒后父母去世,妻子赵五娘在埋葬公婆后来京城寻夫,两人重逢,蔡伯喈却不愿相认,还放马踩踏赵五娘,最后被五雷轰死的故事——这是那个时代非常典型的负心汉的‘婚变’剧,但经过高明的改编,《琵琶记》彻底颠覆了这个传统。” 余春民忽然说:“什么玩意儿?怎么会有人喜欢看‘婚变’剧?” 元观君淡淡瞥了他一眼,忽然伸手拍了拍他紧绷的肩膀,解释道:“南宋招生名额非常之巨,远超唐朝,但国土却已是半壁江山,可想而知,在这种情况下,很多下层文人经过科举飞黄腾达,也就出现了很多类似的故事。” 余春民又骂了一句。 元观君言归正传:“但在经过高明改编后的《琵琶记》中,蔡伯喈却成为了一个不负心的可怜人。这种扭转主要通过‘三不从’三个情节实现,即——辞试父不从、辞婚相不从